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题:从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进展状况陈述看处理晚年人“急难愁盼”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展开和民生福祉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题:从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进展状况陈述看处理晚年人“急难愁盼”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展开和民生福祉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题:从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进展状况陈述看处理晚年人“急难愁盼”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展开和民生福祉。当时,我国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进展成效怎么?还面对哪些问题?下一步怎样归纳施策、精准发力?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进展状况的陈述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陈述从老龄方针法规系统不断完善、养老服务系统建造持续加强、晚年健康服务系统建造厚实推进、晚年人社会参与持续扩展、晚年友爱型社会建造稳步推进、银发经济展开环境不断优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晚年人防控救治等7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作业获得的历史性成果。陈述指出,我国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支撑方针,拟定国家根本养老服务清单,要点针对晚年人面对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根本养老服务需求,由国家供应根底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养老服务。树立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准则,加强养老服务作业调和执行。针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证系统,陈述显现,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晚年人补助准则完结省级全掩盖。将契合条件的困难晚年人及时归入最低日子保证规模,完结应保尽保。到2021年末,全国参与根本养老稳妥10.3亿人。2012年以来,四次进步全国城乡居民养老稳妥根底养老金最低标准,2021年全国城乡居民养老稳妥月人均养老金到达179元。陈述介绍,“十三五”时期,中心财政合计组织约50亿元,支撑203个区域展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变革试点,2021年至2022年合计组织22亿元支撑施行居家和社区根本养老服务进步举动项目。到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组织和设备总数为36万个,床位812.6万张。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备达标率为62%。中心预算近12亿元支撑43所优抚医院、28所荣耀院设备建造。看护最美“夕阳红”,一个都不能少。陈述显现,我国患有慢性病晚年人超越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晚年人约4000万。为加强晚年照护服务,我国推进医疗资源丰富区域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恢复医院,添加上门护理服务供应。承认74.6万建档立卡失能贫穷晚年人,并执行相应照护服务。在91个城市展开安定疗护试点。将长时间护理稳妥试点扩展至49个城市,参保人员达1.45亿。推进长时间护理失能等级评价标准全国标准一致。陈述还泄漏,2019年至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乡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助餐等各类社区服务设备3万多个。“十三五”期间完结16.4万户特别困难晚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对200万户特别困难晚年人家庭施行根底项目改造和晚年用品装备。2016年至2020年,为近20万名贫穷重度残疾晚年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看护好晚年用品质量安全事关社会调和。陈述指出,我国加大晚年用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展开老视成镜等6种晚年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检查,2012年以来,共检查852家企业出产的1024批次产品。2018年至2021年全国冲击侵权冒充作业将晚年用品列为要点管理方针。但是,老龄作业获得必定成效的一起,陈述也系统分析了当时作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方,晚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区域差异大;晚年医学人才、护理人员缺少,养老组织展开不平衡;晚年人日子配套设备总体上依然缺乏;低龄晚年人力资源有待开发;老龄产品研制相对滞后,社会力气举行养老组织支撑方针仍需完善和推进执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来,加强和推进老龄作业该怎么归纳施策、精准发力?完善社会保证准则系统,进步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组织兜底保证才能和服务质量;发挥公办养老组织供应根本养老服务的根底效果,支撑社会力气为晚年人供应日间照顾、助餐助洁、恢复护理等服务;出台促进晚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方针措施,充分发挥低龄晚年人效果;坚持传统服务方法和智能化服务立异并行,推进处理晚年人“数字距离”困难;加强晚年辅佐器件及产品的研制立异,支撑展开银发经济;完善老龄作业保证系统,持续加大中心预算内出资支撑力度,鼓舞和引导社会力气活跃参与老龄作业展开……陈述聚集老龄作业“实招”频出。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到达900万张以上、养老组织护理型床位占比到达55%,建立晚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归纳性医院占比到达60%以上,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晚年大学……陈述紧扣老龄人关心提出系列方针。陈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施行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速树立健全相关方针系统和准则结构,推进老龄作业高质量展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路途。”